南昌大学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发表时间:2021-07-07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江西省委十三届八次、九次全会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要求和部署,根据教育部《关于2013年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和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为推动江西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创新,提升江西省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结合南昌大学实际,提出以下改革方案。

一、改革背景和总体要求

1.改革背景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定,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全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已经展开,教育部选择上海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分别作为省级人民政府、高校办学主体的试点单位。这三个单位的改革方案已经引起高校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江西省委省省政府《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中也明确要求,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实现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由均衡推进向重点突破转变等。南昌大学从1993年到2013年学校走过了三校融合、建设发展的两个十年。第一个十年,学校获批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为学校科学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第二个十年,学校建成了环境优美的前湖新校区,并成功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这二十年,学校办学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尽管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但与一些同类高校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例如:与同类型的苏州大学、郑州大学相比,十年前两所大学排名与南昌大学处于同一水平,但现在苏州大学排在35名左右,郑州大学排在37名左右,南昌大学排在70名左右,南昌大学的发展已经远远落后于这些同类大学。差距集中体现在办学规模与结构不尽合理、高层次人才偏少、优势特色学科不突出、文科建设比较薄弱、体制机制不完善等方面。反映出学校办学视野不宽、办学定位不准、办学思路不清、体制机制不活等问题。

近一年来,学校在办学思想、育人理念、发展思路以及理想追求等方面进行了重新梳理,确立了

“学术立校、人才强校、依法治校”的办学思想、“人为本、德为先、学为上”的育人理念,明确了“强学科、精管理、惠民生、兴实干”的发展思路,倡导“学生成才、学者成功、学校成名”的理想追求。进一步明确了“有特色、高水平、综合性”的办学定位,制定了“两步走”的发展战略,即到2020年,把学校建设成为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到2050年,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学校围绕提升综合实力、推动内涵发展相继推出十项改革举措,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多项突破。化学、临床医学、农业科学(含食品)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在全国第三轮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位列同类学科第4名。学校实现了本土培养“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国家优青”零的突破;在新一轮国家教学成果评审中,获得二等奖2项;学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8项,位列全国高校第25位;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项,位列全国高校第33名。硅基LED及装备技术取得重大进展。

面向新的发展目标,学校深切感到“三个不相适应"。一是学校教育质量与办学水平与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总体要求不相适应;二是学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与江西省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的重大需求不相适应;三是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及运行机制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要求不相适应。

改革是解难题、破瓶颈的唯一出路。唯有综合改革才能破解办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深层次矛盾,进一步激发办学活力、提高办学质量;唯有综合改革才能建立健全现代大学制度、优化内部治理结构、理顺学校内外部关系,实现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

2.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改革的系列讲话精神,围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以人才培养、立德树人为根本使命,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任务,以建立健全现代大学制度为战略支撑,全面推进南昌大学教育事业综合改革。

坚持面向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作为江西唯一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南昌大学应当面向社会需求,开放办学,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通过合理定位、突出特色,办好优势、特色学科和专业,为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通过实施 “两轮驱动”战略,强化技术聚集、成果转化,为江西发展升级、绿色崛起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通过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先行先试,形成经验,为全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借鉴。

坚持学术立校、人才强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大学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使命的学术共同体,大学要以学生为本、教育为先。要实现学术立校,必须依靠人才,人才强,则学校强,学校要凝聚人才、培育大师,这是创办好高水平大学的基础。依法治校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客观要求。大学管理注重于法有据,使立校、强校和治校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3.基本原则

问题导向原则。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改革要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具体问题抓起,着力提高改革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着眼于解决学校办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等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围绕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创新能力的改革主攻方向,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寻找解决问题的新办法、新思路、新举措,切实破解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瓶颈问题。

目标导向原则。综合改革不同于局部或单项改革,是系统、整体和协同的改革。改革要有明确的目标导向。要以是否有利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来衡量改革成效,要以“主动贴近全省中心工作,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学校内涵发展的外生动力,要以学校办学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增强、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提升作为改革成败的评判标准。

协同推进原则。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深入研究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和协同性。坚持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思路,立足当前,谋划未来。坚持全局和局部结合、有序推进和重点突破结合,努力做到整体布局、统筹协调、示范引导、协同推进。

4.总体目标

以人才培养、立德树人为根本使命,坚持内涵建设与特色发展,通过综合改革,建立健全具有南昌大学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成为江西高教深化改革的先导区、科学发展的示范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先行区,为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探索方向;成为江西省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和高层次人才聚集的战略高地;成为江西省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基地;成为江西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智库。通过压缩规模、调整结构、转变机制,提升质量、彰显特色、增强效应,争取到2020年,学校综合实力排名进入全国前50名,建设成为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到2050年,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

二、推进治理结构改革,完善现代大学制度

针对学校目前内部治理结构不合理、运行管理粗放、办学效益不高;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法治校薄弱;学校吸引社会广泛参与的力度不够等问题,拟启动以下改革。

5.探索高校办学自主权落实途径。在政府宏观管理下,充分利用好政府的政策指导、规划引导、管理协调和条件保障等公共服务职能,共同推动《高等教育法》的进一步实施,逐步落实教学、科研、专业设置、招生、人事、资产管理、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实现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需要落实的自主权具体如下:

资金安排自主权。依法依规落实南昌大学人员经费、公用经费、专项经费的安排和使用管理自主权。

教育收费适度定价自主权。允许南昌大学在一定范围内拥有教育收费上下浮动的自主调节权。

人事自主权。在核定的学校编制数内,给南昌大学一定的编制管理自主权,允许将目前的编制“审批制”改为“备案制”;参考教育部直属高校管理岗位职员职级晋升的办法,支持学校开展管理岗位职员制试点工作,拓展职员职业发展空间,缓解管理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待遇差别的矛盾,调动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以便于优化人员结构。

专业设置自主权。恳请教育部允许南昌大学在权限范围内,自主设置专业,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招生自主权。恳请教育部给予政策支持,增加南昌大学博士生、硕士生招生指标。

6.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学校治理。多渠道加强与政府和用人单位的联系,建立南昌大学校董会、教育发展基金会,吸纳社会各界、校友参与学校治理,积极争取国家、地方和社会支持。充分依靠市场力量,调节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实现开放办学。发挥学校校董会、基金会、校友会等机构筹资办学的功能,争取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支持。在保障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的同时,构建社会第三方评估、监督体系,进一步保障办学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促进学校合理、健康发展。

7.优化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构建校、部、院、系四级管理架构,建立校院两级管理体制,落实管理重心下移。学院实体化运行,实行党政集体领导、分工合作的党政共同负责制。医学部作为改革试点,相对独立,实体运行。

颁布《南昌大学章程》,修订《南昌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成立学院教授委员会,凸显学术立校,实现教授治学。

健全校内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工会、教代会等机构在学校科学发展、民主管理方面的作用。按照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的要求,加强校务公开制度建设,制定落实细化方案,推进依法治校落到实处。

落实教育部和江西省关于对高校进行分类管理的政策,明确南昌大学作为江西省第一层次,改革教育教学资源配置机制。

恳请教育部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立项上给予南昌大学更大的支持。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在现有财政拨款基础上,适度增加南昌大学的办学经费,财政拨款逐步适应教育从规模发展向质量提升的转变。

支持南昌大学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将南昌大学江西医学院注册为二级法人单位,相关部门在下达如经费、科研、人才等指标时实行计划指标单列。

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针对目前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多样化需求、个性化发展需要不相适应;教学与育人、理论和实践、课内和课外结合不够紧密;国际合作与办学国际化水平不高等问题,拟启动以下改革。

8.改革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人才培养类型结构,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构建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优化办学层次结构。到2020年,校本部学生规模控制在4.5万以内,其中研究生规模占到总数三分之一左右。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以“前湖学院”为平台,实施以跨学科、跨学院培养拔尖人才的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实现“教书与育人、理论与实践、全面发展与个性培养、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校内教学与校外教学”相结合。

推进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双学位、主辅修等形式为主体,加大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力度。

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卓越计划”为抓手,探索学校与地方包括政府、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国内外大学等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

9.创新多样化人才培养机制。树立全员育人理念,实行一岗多责,完善干部教师联系学生制度,强化导师制。构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方位育人体系,健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全过程育人机制。

逐步完善适合校情的“学分制”,以学分制收费改革为契机,加强课程与专业建设,完善尊重学生选择权的选课机制和专业选择机制,激发教与学的积极性。

创建专业设置淘汰调整机制,以社会需要与人性化发展为引导,以学生实际就业率、创业情况等为重要的评价指标,开展专业论证评估,实现专业自主动态调整

开展学期制改革,实行以实训实习、社会实践、创新活动等为主要内容的暑期“三学期制”,着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完善教学质量监督保障体系,实现多主体的教学综合评价方法,积极引进第三方评价机制,优化授课质量评价方法,强化学院教学管理评估及应用。

10.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与机制。实现工作重点由注重学位点申报到学位点建设、注重研究生招生规模增长到招生规模增长与培养质量提升并重的转变。

创建学位点评估和学位点设置动态调整机制,优化评估指标体系,以学位点动态调整形成竞争压力,加强优秀学位点的建设。

深化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并实施优秀博士研究生的选拔机制,扩大导师招生自主权。改革培养机制,完善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加大跨学科、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培养力度;推进动态的、发挥激励功能的研究生奖助学金制度改革,提高对研究生的奖助覆盖面和强度,吸引优质生源。推进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开展与国外知名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并联合授予学位的探索。

11.提升办学国际化水平。拓展学生赴国(境)外学习渠道,增设联合培养项目,探索创建学分互换、学位互通的合作方式,不断提升具有海外学习经历学生比例。

加强中德联合研究院、中法中心、中英临床医学等合作项目建设。寻求国外大学合作伙伴,组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鼓励和支持相关专业申请和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等国际性专业认证和评估。

遵循“扩大规模、提高层次、保证质量、规范管理”的工作方针,改革留学生招生工作、教育管理工作,稳步提高在校留学生数量。推进与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加大在港澳台的招生工作力度,扩大交换生规模。

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打造一流人才队伍

针对目前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总量不足、学科领军人才和学科方向带头人缺乏、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整体偏低,学位学缘结构不尽合理;岗位聘任体系、人才评价机制、薪酬分配激励机制亟待完善等问题,拟启动以下改革。

12.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坚持“引进、培养、稳定、提升”的原则,实施高层次人才全球招聘计划和“215人才工程”,外引内育,用5年左右的时间,每年投入2000万资金,汇聚一批高层次领军人才、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青年学术英才。

改善师资队伍的学位与学缘结构,每年从海内外高水平院校引进优秀博士,积极资助教师在职攻读海内外高水平院校博士研究生。

改革激励政策,提高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教师高级岗位任职、部分院长岗位选聘中,将海外留学经历设定为必备条件之一。在积极争取政府留学项目和资金支持的同时,每年投入1000万专项资金,资助50名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出国留学深造。

到2020年,使学校学科领军人才明显增加,争取拥有“2-4”名院士。以高层次人才为核心的创新团队数量大幅增长。师资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60%以上,具有1年以上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比例达到30%以上。

13.健全岗位管理机制。根据“总控编、调结构、转职能、严管理”的原则,合理设置学校内设机构,科学核定人员编制。创建固定人员和流动人员制度,终身岗位和非终身岗位相结合的岗位聘用体系。到2020年,学校在编人员总数控制在4800人左右,其中教学科研岗位人员达到60%左右。

全面实行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建立“按需设岗、竞聘上岗、专业评价、岗变薪变”的岗位聘任工作模式。强化岗位管理,明确岗位职责,突出岗位目标任务要求,实行岗位目标考核,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转”的动态聘任管理机制。

实行教师岗位分类管理,细化各类岗位任职条件和岗位考核目标,开展教师岗位分类考核评价。探索发展性评价和绩效性评价相结合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建立以业绩为重点,品格、知识、能力为要素的非教师岗位综合考核评价制度。

14.完善收入分配体系。以提升总量、优化结构为原则,建立办学效益与绩效挂钩的收入分配机制,加大二级单位的内部分配自主权。以强化岗位管理和体现绩效激励为核心,建立多元化岗位绩效收入分配体系,在绩效工资总量内,建立以目标议工资、绩效定工资为原则的协同创新团队工资收入模式。对部分紧缺或急需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可实行协议工资、项目工资、年薪制等灵活多样的绩效分配方法。

支持前湖校区校外商住楼建设,帮助解决人才引进、人才稳定的保障问题。南昌市政府对学校特事特办、优先优惠,采取市场化模式支持学校做好安居、连心工程。省国土资源厅支持解决建设所需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

五、创新学科建设体制机制,建设“一流学科”

针对目前学校学科建设顶层设计不够、学科资源分散、绩效考核薄弱;资源配置缺乏制度保障、优势特色学科(群)相对匮乏等问题,拟启动以下改革。

15.改革学科建设模式。加强学科建设的顶层设计,调整结构,优化布局,整合资源,有效利用。统筹兼顾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国际交流、创新平台基地建设等各要素,建立人才、项目、基地一体化的学科建设模式。同时,加强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构建以学科群为基础的发展平台,形成学科发展的综合优势,增强学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着力搭建“领军人物—研究骨干—青年博士”三位一体的学科梯队和学科交叉、深度融合的研究团队,形成科研攻关的合力,培育人文社会学科协同创新中心。

加强学科建设系统工程的科学组织管理,形成以学科建设为核心,各部门各负其责并相互配合的学科建设管理系统,实现人、财、物等学科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使用。

16.改革学科建设资源配置机制。遵循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根据分类指导的原则,建立文、理、工、医不同指标特征的多元绩效评价体系:文科评价以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发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库作用为导向;理科评价以针对科学前沿开展探索性科学研究、发表有影响力的高水平论文为导向;工科评价以解决行业、企业共性技术和实际问题为导向;医科评价以基础医学研究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为导向。

制定《南昌大学学科建设资源配置与绩效考评办法》,规范学科资源配置。针对学科建设期内的任务指标完成情况以及所取得的绩效,开展学科建设绩效评估和学科资源绩效配置。

17.实施“学科建设特区”计划。围绕国家和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发挥综合性大学学科优势,采用灵活的学科团队组建方式,建立目标导向的动态学科建设平台,实施资源优化配置的特惠政策,建立一批“学科建设特区”。

发挥“学科建设特区”优势,着力解决江西省工业生产、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技术瓶颈;注重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参与解决社会治理相关问题的决策咨询,增强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同时,助推一批优势特色学科加快发展,率先进入国家“一流学科”行列。

以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为抓手,到2020年,创建10个左右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学科,10个左右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学科创新团队,10个左右部级以上具有创新活力的高层次学科创新平台。

恳请教育部给予部分重大专项支持政策,在“一流学科”建设的立项和审批上给予地处中西部省份、革命老区的南昌大学适度的政策倾斜。

六、深化科研体制改革,促进科技创新

针对目前学校科研评价体系落后,缺乏标志性的理论与应用创新成果,科研规模、结构、能力、水平等创新要素与学校战略发展不适应等问题,拟启动以下改革。

18.创新目标导向的科技发展和投入机制。成立由校内外杰出专家组成的科技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针对科学前沿和江西发展需求,明确学校科技工作发展战略规划、重点发展领域、协同创新与学科交叉研究领域与方向。

围绕科技需求,加大科技投入,实施三大计划:科技创新与提升计划、国防科技发展计划、人文社科振兴行动计划。启动五大建设工程:科技平台培育工程、创新团队培育工程、重大成果培育工程、国防科技建设工程、公共平台建设工程。

19.构建协同创新、学科交叉的科研组织模式。建立校、院二级科研管理体制,以任务为牵引,打破以院系为基础的科研组织模式,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突出协同创新和学科交叉,组建形式灵活、目标导向的多层次科研平台和团队。改革人文社科管理机制,健全人文社科支撑体系。

推进科技分类评价,建立以创新、质量和团队为核心的科技评价体系。建立科研全成本核算,促进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充分释放创新要素活力,产生一批标志性科研成果,在国家三大奖励上取得突破。

七、创新产学研用合作模式,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针对目前学校产学研合作机制不活、成果转化率偏低;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开展科研攻坚积极性不高、产学研合作成果缺乏有效考核手段和激励政策等问题,拟启动以下改革。

20.构建学校成果转化体系。完善收益分配或股权机制等科技激励政策,支持科技成果技术发明人(或持有人)及时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通过成果转让获得收益。成立南昌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和科技资产投资公司,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共建技术转移平台,对产业前景较好的自有知识产权,开展相应的技术许可、转让、融资、投资等专业化运作,获取知识产权收益。

学校知识产权许可、转让获得的净收益,70%奖励给研发创业团队;学校知识产权作价出资获得的股权收益,70%的股权奖励给成果完成人及其研发创业团队。

21.健全师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充分发挥科技园孵化器作用,支持高端人才创新创业,支持教师主动对接江西十大新兴产业,创办科技型企业或文化创意企业;允许一定比例教师和科研人员离岗创业,从事与其专业相关的产业化工作。鼓励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

22.改革多层次产学研合作模式。向社会开放校内平台。实行“走出去”战略,围绕江西行业产业核心共性技术需求,深化与地方合作,创新建设模式与联动机制,探索与地方和企业共建校内外多层次的政产学研用合作一体化平台。  

重点建设食品工业园、LED及新材料产业园、高新工业设计产业园、可再生资源示范区、重大疾病诊疗中心,加强丰城低碳生态示范科技园、宜春锂电与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抚州研究院等地方产学研基地建设。在2020年前,每个工科学院(学科)至少立足一个相关行业,在学校与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建成一个市级以上产学研合作品牌基地。

23.创建服务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新型智库。围绕国家和江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部署,提升江西文化软实力,以社会科学研究团队和平台为基础,整合研究力量,成立江西发展研究院,推进新型智库建设。重点建设中部经济社会发展、江西发展升级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新型城镇化、文化产业、旅游规划、昌九一体化双核发展战略等江西特色新型智库。积极参与决策咨询,主动开展前瞻性、战略性、对策性研究,将学校建设成为推动江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提升江西文化软实力的思想智库。

八、创新资产与后勤管理模式,提升综合保障能力

针对目前学校资产配置分散、共享程度不高,资产配置及管理与建设高水平的综合大学不相适应;缺乏行之有效的资产使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经营性资产和对外投资缺乏有效管理;后勤保障综合服务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拟启动以下改革。

24.改革资产配置模式。提高资源整合能力和利用效率,成立学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行使资产管理、监督和决策的职能,建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校院两级资产管理模式,充分发挥院系在争取资源和配置资源中的积极性,从源头上明确管理责任和使用人的直接责任。

按照教育部对资产分类管理的要求,采用现代企业制度模式,组建资产经营公司,整合资源,加强对经营性资产和对外投资的监管;推进校办企业改制,实现资产经营效益最大化,拓展学校办学经费来源。改进新增资产配置预算审核和编制管理,开展资产使用效益评估和审计,盘活存量、优化增量,合理配置,杜绝浪费,保障重点,提高效益。

改革资产有偿使用政策,逐步推行“分类定额核算、有偿使用、超额收费”的公用房管理模式。健全学校公共实验平台和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机制。

25.改革后勤保障管理体制。树立“精管理”理念,转变后勤管理模式,提升综合管理服务水平,坚持以服务师生为宗旨,深化后勤保障管理体制改革。

实行后勤分类管理,保障型后勤以服务能力及“师生满意度”为标准,建立评价机制;产业型后勤以经济社会效益为标准,建立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发挥后勤职工的内在潜力,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

建立健全后勤管理制度,建立竞争机制,制定以服务态度、工作质量、工作效果为核心的后勤服务考核制度,考评结果和后勤职工的工资奖金挂钩。

将后勤管理融入社会监督体系,维持后勤之间公平、公正、透明的利益关系,从而推动后勤保障管理体制改革进程。

省国资委牵头,研究制定南昌大学所属企业改制的政策。

省卫计委牵头,研究解决南昌大学所属上饶、新余、景德镇3所原铁路医院的属地化管理问题。

九、创新大学文化,培育大学精神

针对目前学校主流文化意识不突出、体制机制不灵活、文化特色不鲜明、文化根脉不清晰;文化建设缺乏顶层设计和规范管理、舆论引导能力和文化软实力急待提升等问题,拟启动以下改革。

26.完善大学文化管理体制。按照管办分离原则,推动大学文化管理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建立大学文化资产的管理机构,实行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统一。

健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管理机制和网络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形成正面引导和规范管理相结合的网络舆论工作格局。整合外宣新闻媒体资源,推动大学新闻发布制度化。

27.健全文化运行机制。建立大学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促进大学文化资源在全校范围内流动。鼓励、支持各种形式的文化创作、影视制作、演艺出版,制定文化资助办法,建立文化奖评制度,推出更多文化精品。

建立师生评价和反馈机制,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师生文化需求有效对接。整合校院两级新闻宣传、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设施,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和文化地标。引入竞争机制,鼓励校友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大学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28.提高大学文化开放水平。坚持政府主导、大学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扩大对外文化合作交流,加强大学文化的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推动中华文化、区域文化、大学文化走向世界。充分发挥大学文化优势,创新大学文化品牌,利用外宣媒体资源,积极推动大学文化面向国内外发展。

鼓励校院两级文化团体和机构参与孔子学院和海外文化中心建设,承担人文交流项目。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引进有利于大学文化发展的人才、技术、管理经验。切实维护大学文化安全。

十、加强组织领导,给予专项经费支持

29.给予南昌大学综合改革专项经费支持。主要用于中西部高校综合能力提升计划、一流学科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进、培育标志性科研成果、建立一批产学研合作平台、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方面。

30.成立南昌大学综合改革试点协调小组。请省领导出任组长,省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和南昌大学的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副组长,省编办、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国资委、省国土厅、省人社厅、省卫计委、南昌市政府、新余市政府、景德镇市政府、上饶市政府等单位作为小组成员,高位推动、组织协调、督促落实,加快学校综合改革试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