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构建大学评价的“中国标准”
发表时间:2022-07-27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简单以国外大学作为标准和模式,而是要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这为我们正确认识和使用国际大学排行榜指明了方向,我们应该逐步淡化对国际大学排行榜的关注,在推进高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上潜心深耕。

一段时期以来,我国存在对国际大学排行榜过度关注的问题,导致部分高校产生基于国际大学排行榜相关指标来办学的倾向,偏离了高校正确的办学方向,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性。

因此,要进一步探索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评价体系,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指标作为抓手,更好引导高校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一是办学方向、制度方面的标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要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构建追求卓越的学术体系与学术制度,建立依法治校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率先实现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是办学条件方面的标准,要具备世界一流水平的教师和研究人员队伍、优秀的生源,拥有充足的财政拨款、研究基金投入、捐赠与资助,拥有良好的办学空间、教学和研究相关一流软硬件条件,具备一流大学的文化环境。

三是学校贡献方面的标准,要实现人才培养过程的“增值”效应,培养出引领世界与国家发展的一流拔尖创新人才,要在科研方面形成重大原始创新、重大应用创新,达到世界一流的科研水平,在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很好地服务社会;要深化文化传承创新,形成一流的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要在国际交流合作中代表国家走向世界舞台,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四是学术声誉方面的标准,主要包括学校历史文化底蕴及影响、学术成就的影响、服务社会的影响、学术氛围的影响、国际交往的影响等,这些是经过长期积淀后在人门心中形成的底蕴。

来源:《光明日报》5.31

作者:蔡三发

(初审/马秋妍 复审/陈锋正 终审/郭运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