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科正:基于发展规划的地方高校办学定位
发表时间:2022-05-30
 

作者简介:杨科正,宝鸡文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发展规划处处长、高教研究中心主任,宝鸡市人民政府特约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地方高校发展研究。

文章来源:西北高教评论

摘要:确立办学定位是大学制定发展规划中一个关键环节。办学定位确立的关键和前提是厘清大学类型。理性准确的办学定位既是促进大学科学发展的前提,也是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必然要求。新时代地方高校应进一步更新思想观念,顺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和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特征要求,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社会各界的合理诉求,依据自身发展历史和特征,合理的确立办学定位及办学理念、发展战略,科学编制发展规划,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办学定位;大学类型;地方高校;发展规划

在五年一轮的规划制定之年,编制发展规划又成为各个高校年度重点任务之一。随着国家“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国家宏观调控,社会广泛参与,高校自主办学”的高等教育治理模式逐渐形成,大学的战略思维、规划管理、自主发展的特征更加显现和迫切,对于发展规划的科学制定也越来越重视。但在规划制定中,关于办学定位的顶层设计是各个高校,特别是广大的地方高校十分关键而困难的一个问题。

一、办学定位与办学类型

办学定位指学校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综合分析自身在办学类型、发展目标、办学层次、人才培养、学科发展和办学特色等方面因素的基础上对学校未来发展的战略地位、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的选择及规划设定。简而言之,办学定位主要反映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学校在国家和区域高教系统中的地位,即经纬度坐标;二是学校的发展方向;三是学校的发展目标和愿望。即“处在什么位置、朝哪个方向发展、目的地在哪里”的基本问题。主要包括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发展目标、人才培养、服务面向、办学特色等方面定位,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办学类型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服务面向定位三个方面,尤为重要的是办学类型定位。

就办学类型而言,就是根据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和发展现状,将高等学校依据不同的类型和层次进行合理的划分。国际上比较著名的分类法以美国卡内基大学分类体系为代表,将大学分为研究型大学、综合性大学、四年制学院、社区学院等。国内目前有多种分法,从办学形式来分既可以分为公办学校、私立学校、独立学院,也可分为全日制院校、业余(继续)教育院校等,从学校组织隶属来分有国家部(委)属院校、省属院校、市属院校、民办院校,从办学层次来分为具有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高校和专科高校,等等。其中对大学办学行为过程实际影响最大,且容易引起混淆的有以下三种论述:一是按照大学基本职能,分为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教学服务型大学等。其中教学服务型大学是刘献君等学者近年来提倡增加的。这是相对传统的分类方式。二是按照人才培养类型,分为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技能型(服务型)大学。这是近年来政府和部分学者比较推崇的一种分类方式。三是按照学科种类,分为单科性大学、多科性大学和综合性大学,或者综合类、师范类、理工类等。教育部年度“高基报表”就采用此标准。例如武书连认为,大学的类型由类和型两部分组成。类反映大学的学科特点,按教育部对学科门类的划分和大学各学科门类的比例,将现有大学分为综合类、文理类、理科类、文科类、理学类、工学类、农学类、医学类、法学类、文学类、管理类、体育类、艺术类等13类。型表示大学的科研规模,按科研规模的大小,将现有大学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等4型。每个大学的类型由上述类和型两部分组成,类在前型在后。

总之,大学办学定位的核心和关键内容是办学类型定位,办学类型的多元性也决定了办学定位的多样性。

二、办学定位与办学理念、发展战略的逻辑关系

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发展战略是规划制定中关于顶层设计的相互联系、统一的三个基本内容,三者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大学理念。通俗来说,理念即上升到理性高度的观念。大学理念是指对大学组织机构的根本认识,属于高等教育理念的基本范畴,是核心价值观,具有一定永恒性和普遍性。办学定位是大学人将大学理念与学校办学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办学行为目标设定。办学理念是指导办学行为的基本观念,除了以大学理念为核心以外,还受社会发展、时代特征等外在因素影响,内涵中甚至还包括教育理念以外的社会发展理念等因素,如创新、开放等,可以理解为发展理念,具有时代性、社会性和个体性特征。战略本意即作战的谋略,即指导战争全局的计划和策略,一般比喻在一定历史时期指导全局的方略,具有鲜明的阶段性。发展战略体系主要包括发展愿景、战略目标、发展策略等。发展愿景为规划主体组织指明了发展方向,战略目标明确了规划主体组织的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发展策略明确了规划主体组织的战略发展点。也就是说,大学发展战略是大学为履行办学职能,实现设定发展目标而确立的发展路径和策略。总之,大学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唯一性和真理性,而办学定位、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则具有多样性和个体性。办学定位的确立遵从于大学理念,但又制约着办学理念和发展战略。在发展规划中,办学定位确立以后,需通过办学理念、发展战略来落实,三者之间是有机统一的。

三、办学定位的实践价值

简单说来,科学的大学办学定位有二方面的实践意义,既有利于国家高等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也有利于大学个体的科学发展。

1.有利于优化国家高等教育生态结构,促进整体发展。绿色和谐生态体系的组成结构是种类齐全、美美与共。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尤其要求大学类型和层次的组织结构丰富多彩,形成优良的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现代社会对人才和科技需求更加丰富多样,而且普及化阶段的大学求学者在学习动机、学习目标、学习基础、学习条件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但就我国高教系统组成而言,趋同化现象依然明显。通过大学分类定位可以在具有相同特点的大学之间引入竞争机制,发挥横向比较和政府对办学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使各类大学形成各自不同的办学特色,引导大学更好地分级分类办学,最大限度地发挥高等教育资源的效益。因此,只有各高校合理准确定位,才有可能形成全国高等教育优良和谐的生态系统,才更有利于我国高教整体发展。

2.有利于大学形成科学的办学行为,促进大学个体的科学发展。对大学个体而言,每个大学发展的历史、现状和环境是千差万别的,因而发展的基础、路径、目标也应不同。办学定位既是对“办一个什么样的大学和怎样办这样的大学”的回答,也是对困扰大学发展的“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质量怎么保、学校怎么办”的重大难题的解答。因此,大学分类定位既是政府调控高等教育发展、引导大学合理分工的重要手段,也是大学科学规划未来发展、及时调适发展进程的重要方法。具体来说,不同办学定位,对大学办学日常行为有很强指向性,尤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校中心工作总体部署及核心职能发挥,特别是如何处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基本工作的辩证关系。第二,学校学科专业布局及科研工作重心。例如人文、社科、自然学科的组成结构,开展基础学科及基础研究与应用学科及应用性研究的研究重心。第三,人才培养的模式、内容、方式。不同人才类型的智能特点和要求不同,其培养模式、内容、方式自然不同。第四,办学经费投入和资源配置特征。不同类型的大学办学经费需求量有差异,不同办学定位的大学经费投入和资源配置的重点不相同。第五,教师队伍建设的结构及质量要求。大学职能主要通过教师工作来完成和实现。学校定位不同,教师队伍建设的组成结构和质量标准就不同,教师个体日常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活动的方式方法、重点重心也不相同。第六,大学文化建设及特色彰显。文化特色主要体现在师生身上,不同学科背景结构有差异,大学文化还受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影响,不同地域学校的大学文化各有特征,学校的学科特征、所处外部环境不同,校风和办学特色表现各异。

四、确立办学定位的实践依据及地方高校的困惑

从实践操作层面来看,确立发展定位是一个理论与实践联系、历史与未来联系的过程。发展规划中的办学定位包括现实定位和发展定位,既具有现实性,是学校当时在高等教育体系中位置写照及区域社会发展中地位体现,也具有前瞻性和未来性,虽有一定阶段稳定性,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应随着社会和学校的发展而演变。因此,确定办学定位,须将先进科学的高等教育思想理念与学校具体的办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既要依据学校发展历史、现状、目标等自身因素,也要依据政府方面的政策导向、社会因素方面的时代要求和市场需求等因素。第一,学校自身的发展历史、现状、目标。任何组织的产生发展都有其历史规律性,每一所大学发展都有其自身的阶段性,大致都有创立期、建设期、中兴期、成熟期的基本阶段,每一发展阶段的主要任务、主要矛盾及发展水平是不同的,办学定位自然不能一样。第二,政府方面的政策导向。政策导向是大多数国家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我国也不例外。大学属于资源依赖型组织,也是非营利性组织,政府投入依然是大学最主要来源,政府关于大学办学经费划拨及资源配置政策依据自然是大学定位的重要参照。第三,社会方面的时代要求和市场需求。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是教育的基本规律之一。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社会发展、时代变迁,大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及责任也在变化,特别在知识经济时代、开放办学时代,大学只有与时俱进地确立办学定位,才能取得与社会协同发展的理想状态。总之,办学定位既是多维的,也是发展的,需要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社会维度、政策维度、国际维度,从历史维度、价值维度、目标维度、使命维度、愿景维度等方面综合考量,按照发展目标导向、国家政策导向、社会需求导向及自身问题导向相结合的原则确立办学定位及发展战略。

虽然关于大学办学定位方面的理论研究十分丰富,其中关于大学如何科学定位的阐述也有一定道理,但不可否认的是,理论和实践之间还是有一定距离的,尤其对地方高校而言,科学确定办学定位还是比较困难的。就我国大学办学定位方面的问题来说,最为典型的表现是在占我国高校主体组成的地方高校的趋同现象,究其原因,既有高等教育学理论支撑不够,也有现实方面的客观因素,后者在一定程度上是更重要的原因。

一方面,从理论上讲,确立办学定位的难度首先来自于大学如何分类的高等教育理论问题。大学定位是以办学类型定位为核心的多位组合体,大学分类是大学定位及评价的前提条件和主要依据,没有分类标准,就缺少参考系,也就无法建立高校定位的坐标系,更无法确定一所大学在系统中的坐标点。大学类型定位是一种用于描述学校发展现状,体现高校现有基础和发展水平的现实定位,是实现学校目标定位、战略定位等发展定位的基础、起点和后盾。因此,没有科学合理的分类标准及其方法,大学就很难确立科学的发展定位。但问题是,大学分类是一个相对复杂的事情,单一标准难以充分表述和概括所有大学的个性特性。正如美国卡内基基金会主席舒尔曼指出:“没有单一的分类体系能够完全的描述美国高等教育的复杂性与丰富性,企图将所有的院校塞入单一分类将不可避免地产生混乱、错误和偏驳”。而就我国而言,学界目前尚无各界公认的大学分类标准和方法,大学分类尚无理论上的支撑。由此,大学尤其是地方高校的分类及定位就相当困难。

另一方面,从现实来看,我国大学尤其是地方高校准确定位的困难主要来自于以下三个因素:第一,关于大学类型的传统观念和思想认识。用人单位和社会民众,特别是广大考生及家长普遍认为,人才培养的学历层次越高,大学就越好,公办优于民办。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大学专科升本科、本科升硕士、硕士升博士成为共同追求。就大学人而言,“学”优于“术”观念根深蒂固,研究型大学优于教学型大学,更优于应用型大学。因此,应用型大学向教学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或研究教学型大学努力,大学共同的愿望都是研究型大学,虽然从理性上分析是不可能、不应该的,但在办学定位及行为实践中却自觉不自觉地坚持不懈。第二,政府政策价值及资源配置方式。政策主导是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之一。近年来,国家在大学分类管理、转型发展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定,但对大学定位确立影响最大的还是国家在办学资源配置上的“重点工程”模式。随着这种政策方式的实施和强化,大学赋予性身份属性(隶属关系、重点工程建设等)逐渐变成资源分配的主要依据。特别是大学对政府有限投放的国有性资源以及相关隐性资源的竞争强度过大,大学对有无限资源存量的市场竞争动力不足。政府在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选择上,最终确定的“扶强”而非“扶弱”的政策取向,形成了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马太效应”和高等教育“少数强”与“多数弱”的二元结构。近年来,我国高教的“211”“985”“双一流”等“重点工程”模式使得大学间的资源配置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有学者依据教育部、统计局、财政局 2013 年高等教育经费统计得出:2009--2013 年,“985” 工程高校获得的政府科研经费是 1394.94 亿元,“211” 工程大学为 510.55 亿元(除去“985”工程大学),其他高等院校的科研经费为 742.11 亿,占全国高校 4.53%的中央高校拥有占全国 52.7%的资源。这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大学“唯利是图”“急功近利”的趋同化、短视化办学方式。第三,评价大学的指标体系。大学是利益多元主体组织,生存发展受市场因素影响也越来越大。第三方评价组织对大学的评价标准及排名也越来越得到公众及大学人的高度关注。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大学排行评价价值标准大体上可归为五类:学术卓越标准,学生满意度标准,综合性价值标准,教育投资收益标准和社会公益标准,相对比较全面科学。但就国内而言,不仅目前尚缺乏大家公认的大学类型划分标准,大学办学定位及办学行为有些无所适从,也造成某些大学的转型发展有些盲目和混乱。而且在现存的大学评价指标体系中,学术、科研因素是影响大学排名的最主要因素,这不仅影响大学的办学定位、发展理念、发展战略,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职称晋升的最关键因素。由此,研究型大学、学术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趋之若鹜。

当然,以上因素对大学定位来说,在一定程度上都属于外部因素,就定位困难的内因而言,还是大学的自主性不强,办学立场信念不够坚定,思想认识不够明确,或者说,在政府、市场及大学发展急功近利的三大因素影响下,大学发展的自主性发生了扭曲和变形,这也是需要深刻检视的。

五、新时代地方高校科学定位的策略选择

在一定程度上讲,国家发展和高教发展都进入了新时代,国家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同时,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普及化新阶段。而“十四五”既是实现“两个一百年”伟大梦想的关键期,也适逢《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实施的重要期,这是大学发展的时代背景,也是地方高校科学确立发展定位的基本依据。

1.把握新时代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是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支撑,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举措。《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及《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要求我们要牢固树立现代化的教育思想,不断更新办学理念,创新发展方略。历史表明,高教强国建设是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重要支撑,二者互为因果,相互印证。但高教强国不仅是极少数大学进入世界一流,而是高教系统的各个高校各安其位,整体发展,百花齐放,各美其美。国家整体上部署“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各地也有“一流专业、一流学院、一流课程、一流教师”等“三个一流”“四个一流”“五个一流”发展部署,地方高校应理性分析,寻求自身发展空间和发展策略,彰显自身发展特色及价值体现。

2.遵循普及化高等教育的特征要求。高等教育发展有明显阶段性特征。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1.6%,按照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教授高等教育发展的三阶段理论,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阶段。就普及化高等教育基本特征和要求而言,最显著的就是多样化。其多样化特征要求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至少包含:一是办学主体多样化,公立高校与私立高校、中央主办高校与地方政府主办高校等共存。二是教育层次多样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研究生教育与本专科教育共发展。三是学校形式与学习形式多样化,全日制教育与业余函授教育、实体大学与虚拟大学、线上线下学习等齐全。四是学生成份和学习动机多样化,非传统生源日益增多,职前学历教育与在职继续教育及职后完善教育共同繁荣。五是教育质量评价多样化,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评价标准是不同的,办学定位不同,发展目标就不同,评价标准自然各异。高等教育组织形式、内容途径的多样化就是为了给每个接受高等教育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以满足各自的教育需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同时,内涵建设、立德树人是这一阶段的发展主题。自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中后期,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要求高等教育在发展理念及方式上以内涵发展为主,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发展道路。因此,地方高校要取得持续发展,就必须依此科学确立自身的办学定位及发展方略。

3.对接区域社会发展需求。地方高校与地方社会发展相适应、相互促进是顺利发展必然路径选择。一定程度上讲,地方高校因地方发展需求而产生,地方性是地方高校的第一特征,地域自然、文化资源是地方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自然是其基本职责。知识经济时代,大学步入社会中心,对社会发展应负有更大的责任和义务。地方高校是地域人才高地、科技重镇、文化精神高地,对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同时,有为才能有位,这是发展的基本规律。地方高校的办学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在地方社会发展中贡献。因此,地方高校办学定位的确立也必须积极回应地方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科技创新、文化建设、产业发展等,明确和坚定自己的服务面向,与地方社会同频共振,努力做促进地域社会发展的引擎,为地方发展做出贡献,让地方社会各界满意。

4.抓住学校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大学作为一个社会组织有其运行发展的自身特征。就大学个体发展的几个阶段来说:一是创立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建基立业和建章立制,形成学校基本的学科专业布局、基本的组织管理机构、固定的办学场所、稳定的办学基本经费等。发展的主要特点为学习模仿外校、按国家大学设置标准办学,属于典型的“追随,达标”模式。二是建设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确定学校的发展目标及路径,建立学校运行基本制度体制,基本完成学科专业布局,不断完善学校的软硬件办学条件,办学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校风教风学风等大学文化初步形成,毕业生质量取得区域社会的基本肯定。其发展特点主要为加大人财物投入,办学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模式。三是发展期或中兴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内涵建设和特色培育,教学及人才培养、学科及科研工作、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及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办学理念及大学文化更加科学,办学特色初步形成,办学层次得到提升,办学水平取得社会的基本肯定,赢得一定社会地位。其发展特点基本为深化综合改革,强化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的内涵式发展模式。四是壮大期或成熟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建设先进大学文化,形成良好办学氛围和科学的运行机制等,其重要标志是办学理念先进、文化优良,管理科学、运行有效;在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及文化传统等方面形成鲜明办学特色;具有较好生源、知名校友、学科领军人物和科技创新成果;办学国际化达到一定层次,在国内外取得一定影响;社会知名度和贡献力达到一定水平,在地域社会发展中起着一定标志性作用,在国家高教系统有一定地位。其发展特点为自主发展,良性循环。每所大学有其独特的办学历史、学科专业结构、发展现状问题等个别特征,发展方式、文化理念、目标追求等必然不同,自然也必须反映到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发展战略等方方面面。

总之,在规划编制之年,办学定位是一个既旧又新的话题,地方高校应在深刻认识其内涵、意义的基础上,科学理性地做好办学定位及发展理念、发展战略等顶层设计,确保发展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促进学校科学发展。

 

(初审/马秋妍 复审/陈锋正 终审/郭运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