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学评估指标解读
一、 办学指导思想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主 要
观测点
|
参考
权重
|
等 级 标 准
|
A
|
C |
办学指导思想
|
1.1
学校定位
|
● 学校的定位与规划
|
1.0
|
定位准确,学校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并有效实施
|
定位基本准确,有学校发展规划,并付诸实施
|
1.2
办学思路
|
● 教育思想观念
● 教学中心地位
|
0.5
0.5
|
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办学思路明确,质量意识强
一贯重视本科教学,能正确处理教学与学校其它工作的关系
|
注重先进教育思想观念的学习与研究,办学思路清晰,有质量意识
重视本科教学,基本能正确处理教学与学校其它工作的关系,第一责任人责任明确
|
办学指导思想是学校的一个顶层设计,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体现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考察一所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不仅要看下面的两个二级指标,而且还要看其他指标(如师资、资源配置、专业设置、培养方案等)。
1.1学校定位
A-定位准确,学校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并有效实施
C-定位基本准确,有学校发展规划,并付诸实施
学校定位主要是总体目标定位、学校类型定位、层次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类型定位、服务面向定位等。
学校规划的目标应体现学校的定位,其相应措施是为了保证学校定位的实现。包括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等。
1.2办学思路
1.2.1教育思想观念
A-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办学思路明确,质量意识强
C-注重先进教育思想观念的学习与研究,办学思路清晰,有质量意识
教育思想观念是指按一定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反映一定社会群体的意愿,对教育功能、教育对象、人才培养模式、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育内容、教育过程及方法等根本问题的认识和看法。
教育思想观念的考察核心是:是否具有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发展观,是否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
教育思想观念考察的重点是学校领导层的办学理念,特别是学校的党政一把手。
考察内容:有关“转变教育思想、观念”的会议记录、领导讲话等;教育改革信息;近三年教育思想、教育改革的调查报告及研讨会等有关资料;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职称评定一票(教学质量)否决制材料;教学第一责任人有关材料;产学研合作教育;企业家进校园等。
1.2.2教学工作中心地位
A-一贯重视本科教学,能正确处理教学与学校其它工作的关系
C-重视本科教学,基本能正确处理教学与学校其它工作的关系,第一责任人责任明确
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学校党政领导重视教学工作,经常研究教学工作,并能深入教学第一线进行调查研究,解决教学工作中的问题;二是正确处理人才培养、教学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三是对教学的经济投入处于优先地位,并有稳定的来源;四是各职能部门都能围绕育人进行工作,并能主动为教学、教师、学生服务;五是学校的各项政策和规定都能体现对教学工作的重视;六是育人工作已成为学校舆论中心,教师学生的感受等。
考察内容:关于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校级领导、处级领导干部听课制度;校领导听课纪录汇编;学校经费收入、支出情况及教学经费所占支出比例;科研支持教学工作的有关材料;围绕教学中心地位开展校内体制改革的材料(如人事、分配等);各职能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与总结;党委会、行政办公会研究教学工作的会议记录;“服务育人”先进个人材料等。
二、师资队伍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主 要
观测点
|
参考
权重
|
等 级 标 准
|
A
|
C |
师
资
队
伍
|
2.1
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
● 生师比
● 整体结构状态与发展趋势
● 专任教师中具有
硕士学位、博士学位
的比例
|
0.3
0.4
0.3
|
比附表中合格规定值至少低2,满足人才培养需要
结构合理,发展趋势好
≥50%
|
符合附表中合格的规定
结构基本合理
30%~40%
|
2.2
主讲教师
|
● 主讲教师资格
● 教授、副教授
上课情况
● 教学水平
|
0.3
0.3
0.4
|
符合岗位资格的教师≥95%
教授、副教授近三年内均曾为本科生授课
教学水平高,科研促进教学成效明显
|
符合岗位资格的教师达85%~90%
55岁(含)以下教授、副教授每学年95%以上为本科生授课
教学过程规范,能保证教学质量
|
2.1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2.1.1生师比
A-≤16,满足人才培养需要
C-≤18
生师比是用折合在校生数除以教师总数,教师总数是用专任教师数加上50%的外聘教师数。专任教师两个条件,一是必须要有高等教育的教师资格证书,二是必须承担教学任务,不一定是讲课,承担其他教学任务也可以。包括了行政岗位的教师,工程、研究、实验等系列的教师。
2.1.2整体结构状态与发展趋势
A-结构合理,发展趋势好 C-结构基本合理
师资是指学校在编的,具有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不管这些教师现在属于什么岗位,教学岗位还是科研岗位还是行政岗位,都是统计的基数。非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如工程师、医师、实验师等即使从事了教学工作也不算。考察时,一是看学校整体的师资队伍质量状况,数量、学科、学缘、年龄、学历、职称、各院系、专业分布情况;二是要看学科发展的情况,教师的科研状况、新专业新学科师资队伍状况、重点学科重点专业师资队伍状况;三是看基础课和主干课程的师资队伍状况;第四要看学校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主要是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师资队伍的发展趋势良好,一是要有学科带头人,已经形成了梯队,有数量适宜的骨干教师,二是要队伍稳定,近三年队伍的变动情况小,三是要各种结构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考察内容:全校师资的自然状况(数量、学科专业、学缘、年龄、学历、职称结构,以及各院系的分布状况);重点学科、重点专业、新学科、新专业的师资状况;主要基础课和主干课的教师队伍状况;实践教学环节,特别是实验教师队伍的状况;教师流动情况(补充、调离、退休、进修等)。
2.1.3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比例
A-≥50% C-30~40%
指已取得学位的,不包括在读的,也不包括研究生班和双学士学位。
2.2主讲教师
2.2.1主讲教师资格
A-符合岗位资格的教师≥95% C-符合岗位资格的教师达85%~90%
是专任教师队伍中主讲本科课程的教师,不包括指导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指导课程设计、指导实习的这些教师。符合岗位资格是指:要么具有硕士或硕士以上学位,要么是具有讲师或讲师以上职称,二者必居其一。新教师还要具备一个条件,就是进行了岗前培训,取得了教师资格证书。
考察内容:主讲教师资格的有关制度、近三学年讲授课程教师名册、课表等。
2.2.2教授、副教授上课情况
A-教授、副教授近三年内均曾为本科生授课
C-55岁(含)以下教授、副教授每学年95%以上为本科生授课
首先考察55岁以下教授、副教授每个学年度为本科生上课的比例是否达到了95%。然后再考察教授、副教授近三年内是否均曾为本科生授课。必须首先满足C才能得到A。
在计算教授、副教授讲课的时候,不管在什么岗位上只要你的职称是教授、副教授,都作为统计的一个基数。
考察内容:近三学年在编教授、副教授名单(不在岗的注明原因)、近三学年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讲授课程情况、相关制度、激励措施和实施情况等。
2.2.3教学水平
A-教学水平高,科研促进教学成效明显 C-教学过程规范,能保证教学质量
看学校实施培养方案的效果能不能达到预定培养目标。科研促进教学的考察:第一,就是科研的设施、经费能不能改善本科教学的条件;第二,科研的成果能不能转化成本科教学的内容;第三,科研课题和教师的科研工作是否有部分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等。
教学水平是综合评价的结果,主要参考因素:教师教学档案资料中平时课堂教学质量和其他教学评估的结果;专家组现场听课评估结果;实验课、毕业设计(论文)、考试的试卷质量及分析等教学环节中反映出来的教师教学水平。
三、教学条件与利用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主 要
观测点
|
参考
权重
|
等 级 标 准
|
A
|
C |
教
学
条
件
与
利
用
教
学
条
件
与
利
用
(续)
|
3.1
教学基本设施
|
● 校舍状况
● 实验室、实习基地状况
● 图书馆状况
● 校园网建设状况
● 运动场及体育设施
|
0.2
0.2
0.2
0.2
0.2
|
各类功能的教室齐备,很好地满足教学需要;其它相关校舍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
各类功能的教学实验室配备完善,设备先进,利用率高,在本科人才培养中能发挥较好作用;校内外实习基地完善,设施能满足因材施教的实践教学要求
管理手段先进,图书馆使用效果好
建设水平高,运行良好,在本科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运动场及体育设施(含室内体育场所)满足人才培养需要;有专项训练场地和设施
|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台数、百名学生配多媒体教室和语音教室座位数(个)达到附表的合格规定,教室、实验室、实习场所和附属用房面积以及其它相关校舍基本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
实验室、实习场所的配置能满足教学基本要求;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及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达到附表中的合格规定
生均图书和生均年进书量(册)达到附表要求
在本科教学中发挥了作用
有室内体育场所,生均运动场面积≥3平方米,设施基本齐全
|
3.2
教学经费
|
● 四项
经费占
学费收
入的比
例
● 生均四项经费增长情况
|
0.6
0.4
|
≥25%,较好地满足人才培养需要
持续增长
|
20%~23%,基本满足人才培养需要
持平
|
3.1教学基本设施
3.1.1校舍状况
A-各类功能的教室齐备,很好地满足教学需要;其它相关校舍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
C-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台数、百名学生配多媒体教室和语音教室座位数(个)达到附表的合格规定,教室、实验室、实习场所和附属用房面积以及其它相关校舍基本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
一个是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6M2)。包括普通教室、语音室、计算机教室、多功能教室、多媒体教室、绘图绘画室、图书馆等。第二个是每百名学生所拥有的教学用计算机台数(10台),行政办公、科研、后勤管理用的都不能算。第三个是每百名学生所拥有的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的座位数(7个)。
3.1.2实验室、实习基地状况
A-各类功能的教学实验室配备完善,设备先进,利用率高,在本科人才培养中能发挥较好作用;校内外实习基地完善,设施能满足因材施教的实践教学要求
C-实验室、实习场所的配置能满足教学基本要求;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及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达到附表中的合格规定
实习基地是指具有稳定的实习场所(有协议)或没有协议但已经连续三年在同一个地方实习。有明确的实践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有稳定的教师和辅助人员队伍,有实习的项目,场地、设施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的合格值是5000元,每年要增长10%。
考察内容: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情况(包括名称、地址、建立时间、实习专业、可容纳实习人数等内容)、学校与实习单位的协议、学校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的有关材料、单价800元以上的教学科研仪器一览表及台卡、加强实验室建设及管理的材料等。
3.1.3图书馆状况
A-管理手段先进,图书馆使用效果好
C-生均图书和生均年进书量(册)达到附表要求
图书资料包括校图书馆和院系资料室的图书。C级标准以生均图书(80册)和生均年进书量(≥3册)来统计;A级指标还要讲管理手段先进(利用计算机网络及其他现代化手段,采集、交流信息和管理图书),使用效果好(指使用方便,效率高,利用率高)。
3.1.4校园网建设状况
A-建设水平高,运行良好,在本科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C-在本科教学中发挥了作用
考察学校校园网建设的水平、硬件的情况以及在本科教学中的作用。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校园网建设的条件,建设的条件先进不先进;第二是考察校园网的运行,校园网的运行好不好;第三是看校园网能不能促进本科教学。
考察内容:校园网基本数据、校园网信息化程度分析、校园网服务本科教学材料(网上教学资源、课程资源、网络教学、辅导答疑)、校园网流量统计、教务管理系统建设及运行、学校主页及各单位主页建设情况等。
3.1.5运动场及体育设施
A-运动场及体育设施(含室内体育场所)满足人才培养需要;有专项训练场地和设施
C-有室内体育场所(生均面积≥0。34M2),生均运动场面积≥3平方米,设施基本齐全
一是室内体育场情况,包括体育馆、游泳馆、体操室、器械室、训练室等;二是运动场地情况,包括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器械区、综合投掷区、障碍物区、健身区;三是有符合学校特点的专项训练场地和设施:如冰场及设施、乒乓球及设施、艺术体操场地及设施等;四是各种配套设施情况。
本指标所指的建筑面积均指已经使用的建筑面积,在建项目、租用设施不算。
3.2教学经费
3.2.1四项经费占学费收入的比例
A-≥25%,较好地满足人才培养需要
C-20%~23%,基本满足人才培养需要
四项经费包括本专科业务费、教学差旅费、体育维持费、教学仪器设备维修费。统计生均教学经费的时候,教学经费和学生数要用同一时段的,是年底的数,即12月31日的数。主要考察2004、2005、2006三年的决算数据,2007年的预算数据提供作参与。
3.2.2生均四项经费增长情况
A-持续增长 C-持平
考察学校近三年用于每个学生的教学运行经费在数量上的变化,计算时用的学生数是普通本、专科生在校学生数。该项还考察三个增长情况:一是近三年每年四项经费总值增长情况;二是生均近三年四项经费每项分别增长情况;三是近三年生均四项经费增长率的增长情况。
四、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主 要
观测点
|
参考
权重
|
等 级 标 准
|
A
|
C |
专
业
建
设
与
教
学
改
革
|
4.1
专业
|
● 专业结构与布局
● 培养方案
|
0.5
0.5
|
专业总体布局与结构合理,有与重点学科相匹配的、有一定影响的优势专业;新办专业的设置满足社会需要,具有学科基础,教学条件好,教学质量有保证,学生满意
|
专业总体布局与结构基本合理;新办专业设置适应社会需要,教学条件和教学质量基本符合要求
培养方案基本反映培养目标的要求,执行情况较好
|
4.1专业
4.1.1专业结构与布局
A-专业总体布局与结构合理,有与重点学科相匹配的、有一定影响的优势专业;新办专业的设置满足社会需要,具有学科基础,教学条件好,教学质量有保证,学生满意
C-专业总体布局与结构基本合理;新办专业设置适应社会需要,教学条件和教学质量基本符合要求
一是要符合学校的定位,二是要符合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三是要符合教育规律,另外也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条件。学校还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调整和设置学科、专业,不断的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大新办专业的建设和管理。建设品牌专业,形成优势和特色,最终形成与重点学科和专业相匹配的,在地区或行业有影响的重点专业或优势专业。要重点考察新办专业,考察其专业设置是否符合社会和教育部的要求,专业设置的论证和依据是否明确和充分,是否有相应的学科作依托,专业口径、布局是否符合学校的定位,教学条件如何,教学质量能不能有保证,学生满意不满意等几个方面。
4.1.2培养方案
A-培养方案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体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利于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提高,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执行情况好
C-培养方案基本反映培养目标的要求,执行情况较好
主要是考察制定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还有培养方案本身的内容及执行的情况。一是要体现学校的定位,特别是培养目标的定位;第二是要体现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思想观念,教育思想观念要先进;三是要体现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主流。
考察内容:培养方案符合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情况;培养方案体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体现素质教育,体现创新、创造、创业教育情况;制定和修订教学计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执行情况等。
4.2课程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主 要
观测点
|
参考
权重
|
等 级 标 准
|
A
|
C |
专
业
建
设
与
教
学
改
革
|
4.2
课程
|
●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 教材建设与
选用
● 教学方法与
手段改革
● 双语教学
|
0.3
0.3
0.3
0.1
|
总体思路清晰,具体计划和配套措施有力,执行良好,改革成效显著,有一定数量的获省部级(含)以上成果奖励(包括教学成果奖、精品课程等)
有科学的教材选用和评估制度,执行严格,教材选用整体水平高,使用效果好;针对本校的优势学科,有重点支持特色教材编写的规划和措施,成效好,有一定数量的获省部级(含)以上奖励的教材
积极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成效显著;必修课应用多媒体授课[注11]的课时不低于15%,有一定数量自行研制开发的多媒体课件,教学效果好
有实施双语教学的激励措施和政策;适宜的专业特别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金融、法律等双语授课课程比例[注12]≥10%,教学效果较好;其它专业能积极实施双语教学
|
有思路、计划和措施,有一定成效
有科学的教材选用和评估制度,主干课程选用同行公认的优秀教材,并注意选用近三年出版的新教材(特别是理工类、财经政法和农林类专业)
注意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教学技术有一定使用面
重视并积极实施双语教学;双语授课课程达到一定比例
|
4.2.1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A-总体思路清晰,具体计划和配套措施有力,执行良好,改革成效显著,有一定数量的获省部级(含)以上成果奖励(包括教学成果奖、精品课程等)
C-有思路、计划和措施,有一定成效
重点是要考察学校改革总体思路、具体计划、配套措施、实现的情况和已经取得的成果。进行优质课程建设、系列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整合和精品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一批教学质量高的有特色的本校优质课程。省部级(含)以上成果奖励是指近两次评奖中获奖的成果。
考察内容:教学计划制定和修订中关于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原则,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设计情况;课程体系的调整、合并、重组、整合情况,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设计情况;学校的特色课程、优质课程、重点建设课程、精品课程情况;学校的课程建设规划及经费投入情况;学校课程建设方面取得的各级各类成果,课程质量标准及评估情况等。
4.2.2教材建设与选用
A-有科学的教材选用和评估制度,执行严格,教材选用整体水平高,使用效果好;针对本校的优势学科,有重点支持特色教材编写的规划和措施,成效好,有一定数量的获省部级(含)以上奖励的教材
C-有科学的教材选用和评估制度,主干课程选用同行公认的优秀教材,并注意选用近三年出版的新教材(特别是理工类、财经政法和农林类专业)
考察内容:教材选用和征订的制度、办法;近三年选用教材情况,各类教材选用的比例,特别是近三年出版的新教材的选用比例;自编教材的规划、措施及选用、获奖情况;教材建设的规划、政策、措施、效果,有关教材评审、评价和选用制度。
4.2.3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A-积极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成效显著;必修课应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不低于15%,有一定数量自行研制开发的多媒体课件,教学效果好
C-注意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教学技术有一定使用面
教学方法改革的中心是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堂讲授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讨式、合作式教学方法,要提供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的空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的能力,要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多媒体授课是指利用多媒体技术(指利用计算机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动画等信息的技术)授课。教学手段的改革主要是采用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特别是多媒体教学技术,必修课利用多媒体授课课时不低于30%。
考察内容:学校关于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政策、措施、成效;学校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授课的比例;学校教师开发研制和应用课件情况;网络教学和远程教学情况。
4.2.4双语教学
A-有实施双语教学的激励措施和政策;适宜的专业特别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金融、法律等双语授课课程比例≥10%,教学效果较好;其它专业能积极实施双语教学
C-重视并积极实施双语教学;双语授课课程达到一定比例
用双语授课课程指采用了外文教材并且外语授课课时达到该课程课时的50%及以上的课程(外语课除外);双语授课比例是指开设双语教学的课程数占相关专业开设课程总门数的比例。三个关键点:措施、比例、效果
考察内容:学校为推进双语教学而制定的政策和措施;学校采用双语教学的课程门数及占相关专业课程总门数的比例;双语教学的实施效果。
4.3实践教学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主 要
观测点
|
参考
权重
|
等 级 标 准
|
A
|
C |
专
业
建
设
与
教
学
改
革
|
4.3
实践教学
|
● 实习和实训
● 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
●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 实验室开放
|
0.4
0.3
0.2
0.1
|
时间有保证、措施完善、效果好
注意内容更新,体系设计科学合理,符合培养目标要求,创造条件使学生较早参加科研和创新活动,效果好
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有实验课程总数的比例≥80%,效果好
实验室开放时间长,开放范围及覆盖面广,效果好
|
时间有保证、措施得力、效果较好
基本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实验开出率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90%
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有实验的课程总数的比例达50%~60%,效果较好
有开放性实验室,有一定效果
|
4.3.1实习与实训
A-时间有保证、措施完善、效果好 C-时间有保证、措施得力、效果较好
考察内容:实习、实训时间是否有保证;实习经费是否有保证;实习效果情况,主要是指完成教学计划和实习大纲要求的情况;提供必要的实习大纲、实习指导书、实习记录和评语、实习总结等相关材料。
4.3.2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
A-注意内容更新,体系设计科学合理,符合培养目标要求,创造条件使学生较早参加科研和创新活动,效果好
C-基本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实验开出率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90%
实践教学内容包括实验、实习、实训、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年论文等,也包括军训、创业活动以及纳入教学计划的社会调查、科技制作、学科竞赛活动等。
考查内容: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的内容、学时、学分等分配情况;实践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形式等更新和改革情况;学生参加科研和科技活动情况;实践教学的效果,包括实验开出率;两个实践学期的实践情况等。
4.3.3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A-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有实验课程总数的比例≥80%,效果好
C-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有实验的课程总数的比例达50%~60%,效果较好
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开出比例按学年统计,只要一门实验课程有1个实验项目是综合性、设计性的,就认为这门课程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关键点:比例和效果。效果应该从学生的技能以及各类获奖上体现。
4.3.4实验室开放
A-实验室开放时间长,开放范围及覆盖面广,效果好
C-有开放性实验室,有一定效果
考察各类实验室开放的范围、开放的时间、开放的内容和对学生的覆盖面, A级标准要求所有实验室都要对学生开放。
五、教学管理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主 要
观测点
|
参考
权重
|
等 级 标 准
|
A
|
C |
教
学
管
理
|
5.1
管理队伍
|
● 结构与素质
● 教学管理及其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成果
|
0.6
0.4
|
结构合理,队伍稳定,素质高,服务意识强
研究与实践成果显著,研究成果对教学改革起到促进作用
|
结构基本合理,素质较高
鼓励教育研究,有一定数量的研究实践成果
|
5.2
质量控制
|
● 教学规章制度的建设与执行
● 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
● 教学质量监控
|
0.3
0.3
0.4
|
管理制度健全,执行严格,效果显著
质量标准完善、合理,体现学校的水平和地位,执行严格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科学、完善,运行有效,成效显著(特别是对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质量有得力的监控措施且执行情况良好)
|
管理制度基本健全,执行较为严格,效果明显
质量标准基本建立,执行严格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初步形成(对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质量有监控措施),执行情况较好
|
5.1管理队伍-
是指校、院(系)两级教学管理人员,包括学校的分管教学的校长、教务处的专职教学管理人员、院(系、部)分管教学的院长(主任)、教学秘书等,不包括成人教育、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
5.1.1结构与素质
A-结构合理,队伍稳定,素质高,服务意识强 C-结构基本合理,素质较高
结构合理是指性别、年龄、学历、学位、学缘、职称、任职时间等方面的构成合理。素质高是指教学管理队伍个人的德、智、才和从事管理工作所必需的业务水平。从评优获奖、师生评价等几方面考察。
5.1.2教学管理及其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成果
A-研究与实践成果显著,研究成果对教学改革起到促进作用
C-鼓励教育研究,有一定数量的研究实践成果
研究与实践成果是指教学管理的调研或咨询报告、论文、专著等。
考察内容:教学管理人员在管理中形成的调研或咨询报告;教学管理人员参与教学研究立项情况;教学管理人员撰写和发表的教研论文或专著情况;教学管理人员取得的成果和获奖情况。
5.2质量控制
5.2.1教学规章制度的建设和执行
A-管理制度健全,执行严格,效果显著
C-管理制度基本健全,执行较为严格,效果明显
学校教学规章制度的建设和教学管理文件的完善,积极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采取措施确保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
5.2.2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
A-质量标准完善、合理,体现学校的水平和地位,执行严格
C-质量标准基本建立,执行严格
主要教学环节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实验、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或设计等。质量标准是指为达到目标、水平和要求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大纲、管理规范组成)。考核时除要求提供系列质量标准文件外,还要考核标准的执行情况。
5.2.3教学质量监控
A-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科学、完善,运行有效,成效显著(特别是对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质量有得力的监控措施且执行情况良好)
C-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初步形成(对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质量有监控措施),执行情况较好
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包括六个环节,一是目标要确定,二是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要建立,三是信息与收集(包括统计、检测),四是评估(建立学校评估机制),五是信息的反馈(收集的信息要反馈),六是调控。这里特别强调了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规章制度,包括毕业设计(论文)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选题原则、指导教师的资格等,要体现不同专业特点的质量标准、评分标准、答辩成绩等。
考察内容:教学检查与评估的材料、教学督导、领导干部听课制度、听课记录、每年有关教学通报及处分决定等。
六、学风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主 要
观测点
|
参考
权重
|
等 级 标 准
|
A
|
C |
学
风
|
6.1
教师风范
|
● 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敬业精神
|
1.0
|
学校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教师严格履行岗位责任,严谨治学,从严执教,教书育人
|
教师履行岗位责任,从严执教,教书育人
|
6.2
学习风气
|
● 学生遵守校纪校规的情况
● 学风建设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措施与效果
● 课外科技文化活动
|
0.3
0.3
0.4
|
自觉遵守校纪校规,考风优良
措施得力,效果好
校园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丰富活跃,多数学生积极参与,效果好
|
能遵守校纪校规,考风良好
有措施,效果较好
有一定的参加人数和活动效果
|
6.1教师风范
6.1.1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敬业精神
A-学校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教师严格履行岗位责任,严谨治学,从严执教,教书育人
C-教师履行岗位责任,从严执教,教书育人
考察的重点是学校要重视师德建设,是否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奖励措施保证教师的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活动当中,是否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教师是否严格的履行教师的岗位职责,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考察内容:学校倡导优良教风的措施,制定的教师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等;教师从严执教、严谨治学、教书育人的典型事迹和表现;学校整治学术腐败、处理教师违规违纪情况等。
6.2学习风气
6.2.1学生遵守校纪校规的情况
A-自觉遵守校纪校规,考风优良
C-能遵守校纪校规,考风良好
一个是看学校的氛围。第二就是学生的管理。第三个就是教育的载体。第四就是学生的群体表现。
6.2.2学风建设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措施与效果
A-措施得力,效果好 C-有措施,效果较好
一是校园氛围。学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学术气氛等。二是管理体系。三是教育载体。学校组织的科技活动,文化、艺术、体育活动,第二课堂活动,创新、创业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四是形象表现。学生考试的作弊情况、迟到早退情况、旷课情况、自习情况、课堂听讲情况等。
6.2.3课外科技文化活动
A-校园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丰富活跃,多数学生积极参与,效果好
C-有一定的参加人数和活动效果
强调系统的参加科技文化活动。所谓系统是指已成体系,纳入育人的总体环节而且时间较长,如学科竞赛、文化素质教育等。多数学生应指1/3以上。只是听学术讲座的不算。
七、教学效果
有六个二级指标,三个是重要指标。06年开始的一个变化是,专家组进校考察评估,原则上只抽查在校学生近一年的试卷、实验实习报告和调阅最近一届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教师教案的抽查,也以本校任课教师的当年教案为主。
7.1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主 要
观测点
|
参考
权重
|
等 级 标 准
|
A
|
C |
教
学
效
果
|
7.1
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
|
● 学生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实际水平
● 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
0.7
0.3
|
水平高
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强,有较多的研究实践成果和省部级(含)以上奖励
|
合格
学生有一定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一定的研究实践成果和省部级(含)以上奖励
|
7.1.1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实际水平
A-水平高 C-合格
一是通过学生在校学习的成绩,特别是对学生学习主要课程的考试试题水平及学生考试结果的分析。不光看试卷的成绩,还要看试卷的质量,评分的标准和要求是否执行严格,考试的管理;第二是要看学校之间横向可比较的考试和竞赛、比赛的成绩,全国的统考、地区的统考、全国的竞赛、地区的竞赛等;第三是专家组考察的结果,通过查阅毕业论文、试卷、各种材料,还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座谈讨论、测试等等来调查。专家组通过综合判断得出学生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实际结果。
7.1.2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A-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强,有较多的研究实践成果和省部级(含)以上奖励
C-学生有一定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一定的研究实践成果和省部级(含)以上奖励
通过调查和考核来考察学生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状况以及这方面的奖励和成果。
7.2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主 要
观测点
|
参考
权重
|
等 级 标 准
|
A
|
C |
教学
效
果
|
7.2
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
● 选题的性质、难度、份量、综合训练等情
● 论文或设计质量
|
0.5
0.5
|
结合实际,全面反映培养目标要求
质量好
|
结合实际,基本符合培养目标要求
论文或设计规范,质量合格
|
7.2.1选题的性质、难度、份量、综合训练等情况
A-结合实际,全面反映培养目标要求 C-结合实际,基本符合培养目标要求
主要看两点,一是毕业论文的选题,选题性质、难度、分量、综合训练等情况是否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选题是否结合实际;二是看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数是不是适当,是否有足够的时间来指导学生。除了考察毕业论文本身的学术水平和质量之外,还要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应用工具的能力,写作的能力,表达交际的能力。要坚决杜绝抄袭现象。
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要把一人一题作为选题工作的重要原则”。若几位同学共同合作完成一个较大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则大题目的总体设计每个同学都要参加,其余部分应做到分工明确,以保证每个同学都能独立完成相应部分工作。
7.3思想道德修养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主 要
观测点
|
参考
权重
|
等 级 标 准
|
A
|
C |
|
7.3
思想道德修养
|
● 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与文化、心理素质
|
1.0
|
措施完善、有效,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好,心理健康
|
措施得力,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素质较好,心理健康
|
在观测点里加了一个心理素质指标,主要考察学校有没有相应的机构,如心理咨询机构,在心理素质教育上上,学校做了些什么工作,有没有相应的措施对学生的心理疾病进行及时的医治,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如何。
7.4体育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主 要
观测点
|
参考
权重
|
等 级 标 准
|
A
|
C |
|
7.4
体育
|
● 体育
|
1.0
|
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97%;群众性体育和竞技体育开展得好
|
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达95%~96%;重视群众性体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
|
主要考察两方面,一方面是合格率(2002年颁布的健康标准的合格率),另一方面是学校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和竞技体育活动的情况。
考察内容:近三年对学生进行体质健康达标测试的统计表(要提供系统数据查询);学校体育工作的有关制度;学校历年运动会的有关材料;学生参加各类体育竞赛及获奖情况、参加各类运动会及获奖情况;学生早锻炼情况及有关材料等。
7.5社会声誉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主 要
观测点
|
参考
权重
|
等 级 标 准
|
A
|
C |
|
7.5
社会声誉
|
● 生源
● 社会评价
|
0.6
0.4
|
生源好
社会评价好
|
生源较好
社会评价较好
|
7.5.1生源
一个是看在录取平均分与当地的录取分数线之间的差距,二是看第一志愿录取率,三要看报到率。
7.5.2社会评价
主要是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反应以及媒体、家长对学校的评价以及学校培养人才的状况等等。
7.6就业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主 要
观测点
|
参考
权重
|
等 级 标 准
|
A
|
C |
|
7.6
就业
|
● 就业情况
|
1.0
|
应届毕业生的年底就业率≥80%,就业工作措施得力、效果好
|
应届毕业生的年底就业率达60%~70%,就业工作有措施、效果较好
|
主要考察两个方面,一是看就业率,近三届学生的年度就业率,第二就是看学校采取什么有效措施促进学生就业,取得的效果。计算就业率分母应该是当年获得毕业证的学生人数。
八、特色项目
评优秀必须有鲜明的特色项目;评良好的,要有特色项目。特色项目的标志:一是有区别于同类的特征;二是有明显高于同类的优势;三是有突出的实践效果;四是有应用、推广价值和示范作用。
二、评估成绩判定
评估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种,标准如下:
优秀: A≥15,C≤3,(其中重要项目A≥9,C≤1),D=0,特色鲜明。
良好: A+B≥15,(其中重要项目A+B≥9,D=0),D≤1;有特色项目。
合格: D≤3,(其中重要项目D≤1)。
三、评估工作中应该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指标与一般指标的关系
“办学指导思想”是学校的顶层设计,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至关重要,具有根本性、战略性的指导意义,它是评估体系中的重要一级指标,它与评估的其它指标不能等量齐观、一视同仁,而必须是高屋建瓴,高度重视。其它指标,特别是其中的核心指标,也是构成指标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正确处理好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
关键是“硬件崇实,软件崇严”。也就是对于硬件要抓落实,对于软件要严格要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软件建设的难度要比硬件建设更大。学校在评建的过程中能够把硬件软件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三)正确处理好重视评估过程与重视评估结果的关系
教育部一再强调,弄虚作假是要一票否决的,甚至还要追究责任。06年开始学校评估数据、自评报告都要上网公布,接受教师、学生、社会的监督。实际上结论是过程的一个必然结果,一个学校平时在教学管理上严格规范,围绕着提高教学质量进行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平时抓得很紧,而且抓出成效,其评估的结论一定是好的。评估不是目的,不能图优秀的虚名,评估的原则就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所以要更加重视建设和改革的过程。
评建办 2007-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