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评价】刘岩:高等教育国际化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发表时间:2019-09-27
 

 

摘要:国际化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高等教育国际化能力的评价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在明确高等教育国际化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本研究通过理论研究、小组讨论和专家咨询,以逻辑模型及国际化周期模型为理论依据,构建了高等教育国际化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24个三级指标),并运用网络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确定了各级指标的权重,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能力的评价提供理论支持与决策依据。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网络分析法;因子分析法;逻辑模型  

 

一、研究缘起

纵观各类世界大学排名,国际化水平均占有重要地位,其指标体系包括国际综合指标,如国际学生、国际教师、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数量及国际合作等,这也彰显了国际化对世界大学排名的重要影响。加强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提高大学国际化水平是提升大学国际声誉的重要途径。“双一流”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契机,为高校国际化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平台。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我国高校应不断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努力提升国际化水平。但在关注国际化水平的同时,我们无法忽视驱动国际化的力量,即国际化能力。与此同时,我国政界、学界也在不断探讨如何对高等教育国际化进行评价以衡量国际化战略的实施效果。但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对高校国际化水平(结果)的评价,而鲜有对国际化能力(过程)的评价,且现有世界大学排名或评价的指标体系也大多针对国际化水平,对国际化能力的关注较少。本研究以高校的国际化能力为评价对象,构建了高等教育国际化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不仅关注水平(结果)指标,更强调实现这一结果的能力(过程)指标,力图对以往仅针对国际化水平(结果)的研究进行扩展与补充,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视野。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开发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一个指标体系不仅仅是指标统计数据的集合,更是各个指标集成后的整体信息反映。换句话说,从一个指标体系中获得的全部信息要大于其各部分的总和。而开发一套指标体系,首先应明确其构建原则。高等教育国际化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指标能够反映国际化能力的准确信息。该指标体系要区分于以往关于国际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故其所包括的每个二级、三级指标都要能够体现国际化“能力”。第二,指标不宜繁多。随着人们对国际化关注的增加,越来越多的机构、学者开发了不同的评价工具。但很多评价工具中的指标在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却在“贬值”,使指标体系越来越复杂却最终无法使用。本研究在开发评价工具时充分注意避免指标过多、过杂,从而使其缺少应有效用的问题。第三,正确处理指标维度与组成部分的关系。确定评价工具的维度和组成部分是开发测量的关键步骤,维度之间要有弱的相似性,即不能覆盖或重叠,避免交叉情况出现;维度内的组成部分要有强的相似性,即每个维度内的组成部分必须是相互关联或密切相关的,能够反映出这个维度的主要信息。第四,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由于本研究开发的评价工具是针对“国际化能力”的,故仅用定量指标是不适宜的。定量指标在对结果的评价上更为可靠,但却不能完全反映实现国际化的这一“过程”。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开发过程

该指标体系的开发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理论研究阶段;第二阶段为指标体系初步形成阶段;第三阶段为指标体系修正阶段。

1.理论研究阶段。首先,本研究在简·奈特(Jane Knight)提出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的基础上,对高等教育国际化能力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和分析:“高等教育国际化能力是指在国家与院校层面,将国际的、跨文化的、全球的维度整合进本地高等教育实践(目的、功能)或本地高等教育实践影响国际高等教育及相互传递、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适应国际高等教育动态发展的动力集合及效率”。其次,本研究对现有的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对比和总结,为高等教育国际化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奠定理论基础。

2.指标体系初步形成阶段。根据对以“高等教育国际化”及“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价”为主题的中外文文献和相关理论的研究,并对国际上现有的指标体系进行比较和借鉴,本研究建立了初步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共有7个一级指标(战略导向能力、资源支撑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科学研究能力、人才培养能力、国际交流能力、社会贡献能力)、20个二级指标和75个三级指标(由于篇幅限制,此处不一一列出)。需要说明的是,该指标体系涵盖了国际化的各个方面,是一个“大而全”的指标体系,建立这个指标体系的目的是考察高校国际化的各个维度和要素。

3.指标体系修正阶段。上述指标体系虽然较为全面,但存在诸如指标过多、“国际化能力”这一主题不突出、指向性不强等问题。为使该指标体系更为科学可行,本研究采用专家咨询方法进行修正。专家咨询分为以下两个部分。

一是指标体系前测。本研究在对上述指标体系整合的基础上进行了前测问卷的设计和发放。该问卷有两个版本,即中文版和英文版,由于问卷所涉及的问题是参考已有指标体系展开的,且在发放前征询了该领域专家的意见,故而问卷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本研究将中文版问卷主要发放给国内高校的高层领导(校长、书记)、国内该领域的知名学者、从事高校国际事务管理工作及高校各院部从事管理工作的行政人员等;将英文版问卷主要发放给国际该领域的学者。本研究回收中文版有效问卷12份,回收英文版有效问卷18份,总共回收有效问卷30份。问卷回应者所在国家包括中国、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巴西、爱尔兰等13个国家。调查结果显示,73.0%的专家认为评价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与国际化能力的指标有较大差别甚至完全不同,83.3%的专家认为高校国际化能力是跨文化能力,60.0%的专家认为国际化能力是培养国际人才的能力,50.0%的专家认为国际化能力是参与国际事务的组织与管理能力,36.7%的专家认为国际化能力是服务国际社会的能力,33.3%的专家认为国际化能力是国际话语权的体现,40.0%的专家认为国际化能力能够提升高校的国际声誉和知名度。专家对国际化能力关键要素的重要程度进行了排序,结果详见图1。此外,专家对上述10种国际化能力要素的下属指标进行打分,具体得分情况见图2。图2中的1~10分别代表战略导向能力、组织与支持、社会服务、教师国际化、学生国际化、课程国际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校园国际化、科研国际化、国际化的社会效果和影响力,各数字前的指标隶属于该数字所代表的要素。  

 

                         

 

 

图1  高校国际化能力要素的重要性排序  

 

 

 

 

图2  高校国际化能力要素下属指标得分

二是专家咨询与访谈。咨询主要通过邮件的方式进行。本研究有幸得到在高等教育国际化领域有非常深厚造诣的两位外国专家的中肯意见:一位是简·奈特教授,另一位是达拉·迪尔多夫(Darla Deardorff)博士。访谈的主要对象是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访谈的主要内容涉及三个方面:对高等教育国际化能力的理解、对国际化能力评价维度的探讨以及对本研究开发的指标体系框架的分析。专家们从不同方面为高等教育国际化能力维度的构建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明确了高等教育国际化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为指标体系的形成提供了保障。

三、高等教育国际化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理论框架

1.逻辑模型。根据逻辑模型及上述分析结果,本研究对指标体系进行了最后的修正,形成了以逻辑模型为框架的评价工具。逻辑模型考虑了投入和总体影响,具体包括投入、活动、产出、效果和影响。通过应用逻辑模型,高等教育机构可以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确定其国际化的结果。

2.国际化周期模型。本研究主要评价的内容是活动部分,它体现了提升国际化的途径和方法。实际上,本研究所分析的“活动”就是很多文献中讨论的“过程”。因此,本研究采用简·奈特提出的国际化周期模型,该模型形象地描绘了国际化的活动或过程(能力),如图3所示。  

 

 

图3  国际化周期模型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文献和理论研究、专家咨询和访谈的结果,以逻辑模型、国际化周期模型为指标体系框架,本研究构建了高等教育国际化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需要说明的是,在指标体系前测中,“国际化的社会效果和影响力”“社会服务”两项指标在重要性得分中排名最后,且体现的都是最终的“结果”和“效果”,很难通过定性或定量的指标加以衡量,故未被纳入最终确定的指标体系;其他指标在最终的指标体系中都有所体现。由于最终指标体系的建构框架是“投入活动产出”,故上述指标在不同维度中的表述略有差异。此外,根据国外该领域专家的建议及国际化周期模型的特点,本研究将“评价与激励”指标加入该指标体系,用以体现国际化能力应具备的反馈机制和质量保障能力。本研究对三级指标的筛选也参考了专家对其重要程度的评价。由于国外学者对孔子学院不太熟悉,孔子学院的得分最低,但考虑到孔子学院作为弘扬我国文化、促进国际交流的重要举措,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体现,故本研究将该指标也纳入其中,最终形成了一个包括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24个三级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表1  高等教育国际化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1.投入。投入指标主要考虑到资金、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国际项目资金投入量直接影响国际化效果,高校在进行资源分配时对国际项目的投入能从侧面反映出高校对国际化的重视程度。人力资源指标主要考虑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教师及外籍教师,其比例显示了高校教师授课的国际视野;此外,高校是否有专门处理国际事务的相关部门,体现了高校国际化的组织性。投入指标说明了满足高校国际化需求的能力,是质量保障的重要体现。

2.活动。活动指标是该指标体系的核心内容。活动指标主要包括政策与理念、课程国际化、校园国际化、评价与激励。政策与理念包括明确的国际化目标和愿景、开展国际化建设的措施和高层领导致力于国际化建设并不断推动。这些政策和理念体现的是高校能将明确的目标付诸行动,让全校师生理解国际化的重要性。课程国际化是使学生具备国际化视野的重要途径,是将国际化理念融入不同学科的主要方法,这考查了学生对国际思想的接纳程度及教师在课程上对国际要素的融入度。校园国际化包括校园内有英文路标或指示牌,学校有官方英文网站,能举办校园国际文化节。评价与激励实质上是高校监督和加强国际化的过程,高校通过对国际活动进行评价,采取措施激励教师和学生参与国际化建设,有效促进高校国际化的发展,并形成反馈机制,保障高校国际化的质量。

3.产出。产出是高校国际化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投入和活动的必然结果。产出指标包括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科学研究主要反映了高校在国际上的话语权,通过发表SSCI、SCI、A&HCI论文的数量及论文被引用情况来体现。人才培养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考查,即留学生的比例和本国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国际交流的指标包括举办国际会议数量、访问学者数量、合作办学数量及孔子学院。产出指标都是可衡量的定量指标,反映了高校一段时间内的国际化既定水平。

需要说明的是,该指标体系虽然是根据逻辑模型进行构建的,但没有将逻辑模型中的效果和影响涵盖进来。这主要是因为效果(如战略国际化、教师与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服务国际化等)和影响(如校友影响力、高校声誉等)更多反映的是“结果”,是在“过程”作用一段时间后才能显现出来的,而本研究更多侧重的是对能力的评价,即对过程的评价,故未考虑这两个方面。  

 

(三)权重的确定

权重是对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相对重要性的主观或客观度量,权重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最终评价的有效性。为了使评价更为准确,本研究在确定指标权重时选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的升级方法——网络分析法(Analytic Network Process,ANP)来确定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用因子分析法来确定三级指标。ANP是分析社会、政府和企业决策最全面的框架,它包括所有对做出最佳决定有影响的有形和无形的因素和标准。“1904年,查理斯·斯皮尔曼(Charles Spearman)首次提出因子分析法,通过降维减少经济变量的数量,所有变量都可以表示成公因子的线性组合。此外,使用因子分析法所提取的综合指标之间互不相关,并且每个综合指标都集中反映了具有内在经济关联的指标项所承载的信息。”本研究采用这两种方法相结合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三级指标的数量超过了ANP能够精确计算的范围,故为了保证权重计算的精确性,本研究采用两种方法对三级指标进行权重计算。第二,ANP与因子分析法的特点符合本研究的需求。ANP适用于多层的评价指标体系,且这些指标体系中的要素之间有相关关系;指标体系中有许多非定量指标难以进行量化,而ANP可将定性指标转化为可度量的指标进行计算。因子分析法可以将少数代表性因子从众多变量中抽离出来,每个因子代表了多个本质相同的变量,这样既可以减少变量,又可以验证变量间的关系。

1.一级指标及二级指标权重的确定。本研究根据ANP的原理和步骤,首先确定该指标体系的网络层次;其次请相关专家对指标体系中各要素间的影响关系进行辨别(见表2);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高等教育国际化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网络层次关系图(见图4)。可以看出,该指标体系的指标关系极其复杂,每个要素之间都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这也是应用ANP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请各位专家对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打分,并通过Super Decisions软件完成ANP各个步骤的操作过程。

表2  高等教育国际化能力综合评价指标关联情况  

 

 

 

 

 

 

 

图4  高等教育国际化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网络层次关系

最终,本研究得到一级和二级指标的权重(见表3)。由表3可知,在一级指标中,反映能力的指标——“活动”的权重占到了41.3%,这说明专家在确定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价指标时更偏重于对能力的评价。在二级指标中,政策与理念所占的比重最大,达到28.1%,这说明高校政策的引导、学校领导的重视、对国际化活动的支持对于高校国际化水平的提升至关重要。比重排在第二位的是评价与激励,为20.8%,这显示出高校是否有相应的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对教师和学生参与国际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重要影响。投入指标中的资金和人员占比分别为17.4%和14.8%,排在第三位和第四位,由此可见,投入也是国际化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表3  一级、二级指标权重  

 

 

2.三级指标权重的确定。三级指标权重应用因子分析法进行确定,具体过程如下。

一是数据来源与处理。本研究根据指标体系前测的问卷结果,对最终24个指标的得分进行汇总,并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二是通过KMO(Kaiser Meyer Olkin)检验和巴特利特球度检验(Bartlett′s Testof Sphericity)验证本研究是否适宜运用因子分析法。KMO和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KMO值为0.718,说明本研究比较适合做因子分析;显著性(Sig值)小于0.05,说明在本研究中应用因子分析是可行的。

表4  KMO和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结果  

 

 

三是求特征值及提取主成分。提取方法为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原则是特征值大于1,表5仅列出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前5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5.284%,即选取5个主成分就可以解释75%以上的信息。这符合累计贡献率的要求,因此本研究提取5个主成分。

四是成分载荷矩阵及主成分特征向量。表6(旋转后的成分矩阵)反映了主成分与变量间的数量关系。本研究选取旋转后成分矩阵中绝对值大于0.5的载荷系数进行标注。从表6可以看出,本研究将指标分成5个主成分并进行命名。第一个主成分在D5、D6、D8、D10、D14、D16、D20上有较大载荷,可命名为国际化目标与制度因子。第二个主成分在D3、D9、D11、D15、D19、D22上有较大载荷,可命名为国际背景因子。第三个主成分在D1、D2、D4、D7、D12、D21上有较大载荷,可命名为国际化投入因子。第四个主成分在D18、D23、D24上有较大载荷,可命名为国际影响力因子。第五个主成分在D13、D17上有较大载荷,可命名为国际交流因子。因此,本研究提取的5个主成分基本可以反映全部变量信息。

五是求权重。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反映主成分的重要性,贡献率越大,说明该主成分越重要。我们可以将方差贡献率看成是主成分的权重,表5中的“方差(%)”表示各主成分方差贡献率,原有的24个指标可用提取的5个主成分代替。本研究对指标在这5个主成分线性组合中的系数做加权平均,即得到每个原有指标的权重;再对权重进行归一化处理,即得到权重总和为1的指标权重,计算结果如表7所示。

表5  总方差解释  

 

 

表6  旋转后的成分矩阵  

 

 

表7  三级指标权重  

 

 

3.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的权重分别确定之后,本研究对各级指标权重进行合成处理,最终得到指标体系的权重,如表8所示。在合成权重后,二级指标及三级指标对总目标的权重与单独计算的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对总目标的权重是有微小差异的,这主要是因为上级指标的数量及权重的影响。从最终得到的指标体系的权重来看,二级指标中国际交流、政策与理念、评价与激励及三级指标中的资金、明确的国际化目标和愿景、有参与国际事务的具体细则和方法、合作办学的数量等对总目标具有较大贡献。

表8  高等教育国际化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四、研究结论

本研究基于高等教育国际化能力概念,以逻辑模型和国际化周期模型为理论依据,构建了高等教育国际化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反映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全过程,即从投入到活动再到产出,体现了高校国际化的范畴。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评价工具,该指标体系既可以成为高校自我评价的主要手段,用以了解本校国际化开展情况及高等教育国际化能力的建设现状,也可以作为各高校间横向比较的评价方法,帮助高校找到标杆,学习其有益经验,进而提升我国整体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能力。此外,各高校还可应用该指标体系,对国际化动力集行评价,了解哪些要素影响了国际化进程,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从而提高绩效(国际化)水平。

基于该指标体系,高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高国际化能力:一是要有明确的国际化目标,高层领导应充分重视且不断推动高校国际化。明确的目标和高层领导的重视对高校实施国际化战略至关重要,也是其他各项措施能否实施的关键,更体现了高校进行国际化的决心和动力。二是针对国际化活动制定相应的评价制度,以及激励教师和学生参与国际化建设的制度。激励和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质量。国际化能力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质量这个主题,而在评价指标体系中,激励和评价的作用非常关键。它能够保障高校参与国际化活动的有效性及高效性。在激励和评价制度的建设方面,高校不仅要从结果上对国际活动进行激励和评价,也要从过程中进行激励和评价,完善激励评价制度,使教师和学生有更强的参与国际化活动的意愿。三是加强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高校要积极引进具有海外学历背景的高层次人才,扩展教师的国际化视野,引导教师实施有利于营造跨文化学习课堂气氛的策略和开展针对包含跨文化元素的学习和评估活动,更为重要的是要对学生时刻保持一定的社会包容性,并引导学生在国际化内容的框架内进行真实的学习体验。这充分体现了具有国际化视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他们可以将国际思维融入教学之中,对学生来说既能开阔眼界,了解该学科更多的国际发展趋势和方向,又能培养自身的跨文化能力。四是重视国际交流。国际交流的过程不仅是吸收国际文化的过程,也是弘扬我国文化的过程,这是很多学者在国际化研究中特别关注的问题。高校可通过举办国际会议、鼓励教师出国访学、与国外高校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办学、在国外开设孔子学院等方式加强国际交流。这些活动的举办一方面能够开拓我国高校的国际化视野,提升国际化能力,提高办学质量;另一方面能够让国外更加深入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对促进我国高校融入国际、让国际更了解我国高校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