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一号文件!这类高校和学科将腾飞
发表时间:2021-02-24
 

“十四五”时期,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涉农高校、涉农学科专业必将迎来崭新的发展机会。

2月21日,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正式发布。

其中,文件提到,要加大涉农高校、涉农职业院校、涉农学科专业建设力度

涉农高校:强农兴农“国之重器”

农学,是农业科学领域的传统学科,以解决人类的“吃饭穿衣”为首要己任。随着农业科技创新速度的不断加快,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农学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正焕发着勃勃生机。

经国务院批准,2017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其中就包括24个涉农建设学科。其中,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13所高校进行农学相关学科建设,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进行农业工程学科建设。其他“双一流”建设高校,也积极依托自身学科优势,推动农机装备制造的发展。

教育部支持

长期以来,教育部高度重视农林人才培养工作,充分发挥涉农高校强农兴农“国之重器”作用。2020年,教育部也多次提及支持涉农高校和学科:

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6876号建议的答复”中提到,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将继续坚持扶强扶优,聚焦高端农业装备的重大需求和急迫生产实践问题,加大对农业学科、农业工程等相关领域的支持力度,调整优化建设高校布局和学科结构,引导建设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基础研究和协同创新,为促进我国农业装备行业转型发展、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在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3419号(教育类359号)提案答复的函中,教育部称,将推动各地各高校结合当地实际需求,加快模式创新和推广,鼓励引导高校教师和毕业生积极将科技新成果应用于农业领域;将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需求,加快提升高校农业农村领域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能力,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科技支撑,贡献高校智慧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4265号建议“加快推进经济林(特设)列入基本专业目录”,教育部表示支持农林院校特设经济林专业。据悉,2018—2019年,已批准北京林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4所高校增设经济林专业。

 

 

高校动态

在国家越来越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情况下,各高校也摩拳擦掌,涉农高校和学科大动作频频:建新校区、引进人才、院校合作、成立合作联盟……

2020年11月29日,“综合性大学农科人才培养联盟”在浙江大学成立。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34所综合性大学的涉农学院加入联盟,旨在探索新农科发展路径,创新新时代办学模式,培养更高质量、更高要求、更高素质的农科拔尖创新人才。

2020年9月8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牵头,教育部直属高校、部省合建高校、部分省属农林高校自愿组成的高校组团式扶贫协作组织——高校农林扶贫联盟正式成立。发展布局涉农学科,契合我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需要。

2020年6月,中国农科院作科所所长刘春明接任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院长。9月7日,北京大学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共同致力于解决我国农业农村区域发展的重大关键科技问题,有效支撑乡村振兴的战略实施。

图源:北京大学

在2020年的全国两会上,山东农业大学校长张宪省曾就“国家应该加大对涉农专业毕业生就业创业支持力度”提出建议。该建议引起广泛探讨。张宪省建议,国家对乡村振兴急需的种植、养殖等涉农类专业学生实行减免学费政策,实行不定向就业,并纳入提前批招生;政府部门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出台相关扶持政策,积极调整行业政策和岗位设置,为涉农专业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权益保障。

2020年初,华南农业大学召开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建设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目标。

2020年5月15日,西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举行协同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合作签约仪式。两校将依托双方优势基础,整合汇聚资源,围绕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共同谋划建设西部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共建成渝乡村振兴学院等等,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

新农科建设

2018年10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简称“新时代高教40条”)等文件,决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

2018年11月13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新时代云南省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作专题报告提到,各高等院校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加快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由此,包括新农科建设的“四新”工程成为高等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2019年6月28日,全国涉农高校的百余位书记校长和农林教育专家齐聚浙江安吉余村,共商新时代中国高等农林教育发展大计,共同发布“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

2019年9月19日,全国50余所涉农高校的掌门人与专家代表齐聚黑龙江七星农场,共商如何深化新时代高等农林教育改革,描绘出新农科建设“北大仓行动”路线图。

2019年12月5日,新农科建设北京指南工作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全国55所涉农高校的150余位党委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参加会议,研究了新农科建设发展举措,提出了新农科改革实践方案,推出了新农科建设“北京指南”。

新农科建设“三部曲”奏响!新农科建设要实现校院齐动、师生互动、校企联动、部门协动,让农林教育热起来、让农林高校强起来,让高等农林教育成为“显学”,推动新农科建设一年成型——发生农林高校基本面的改变,三年成势——产生农林教育基本格局的变革,十年结硕果——形成农林教育的中国方案、中国理论、中国范式

2020年12月,河南省发布新农科建设大别山行动方案,启动实施新农科建设八大行动,预计到2025年,形成河南特色、国内一流的新农科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一流农林人才。这是地方全面启动新农科建设的重要举措。

2021年2月4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1年工作要点》中提到,持续推进新农科建设,要研制《关于加快新农科建设 推进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的意见》,加快实现高等农林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研究制定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设置指南,优化涉农专业结果;深入推进407项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实施,推动新农科建设取得新突破。

涉农高校是强农兴农的“国之重器”,建设新农科是振兴高等农林教育的重大战略。期待新农科建设在全国高校全面落地生根。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雷朝滋曾表示,推动农业高等学校和农业龙头企业加强合作,来服务于我们产业发展、服务于乡村振兴。农业领域有自己的特点,直接和农民打交道,直接到乡村去,才是真正的落地,才是真正的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十四五”时期,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三农”工作依然极端重要。在各方力量的共同推进下,涉农高校、涉农学科专业必将迎来崭新的发展机会。

来源:软科综合整理自中国政府网、教育部网站、各高校官网等